前期準備規范
施工環境調查:需對氣盾壩施工區域的地形地貌、水文地質、氣象條件等進行詳細調查。同時,要查明施工區域內的建筑物、道路、橋梁、管線等設施情況,以及植被、生態系統和文化遺產等,以便在施工中采取相應保護措施。
施工材料與設備準備:根據氣盾壩施工圖紙和工程量清單,確定所需施工材料的規格、型號和數量,并對材料進行質量檢查和驗收,確保符合設計要求和相關標準。施工設備需根據施工進度計劃,合理安排進場、安裝和調試,保證及時投入使用。
施工隊伍組織:根據施工特點和工程量,確定施工隊伍和人員數量。對施工人員要進行技術培訓和安全教育,提高其技術水平和安全意識。同時,建立施工組織機構和管理體系,明確各崗位的職責和工作流程,以保障施工過程的協調和管理。
基礎施工規范
基礎平整與壓實:施工時需確保施工區域的地表平整,無障礙物。基礎要進行壓實處理,以提高其穩定性和承載能力,可通過環刀法、灌砂法等檢測壓實度,確保達到設計要求。
基礎排水設置:應設置適當的排水設施,如排水溝、集水井等,防止基礎受水浸泡影響穩定性。在地下水位較高地區,還需采取降水措施,將地下水位降至基礎底面以下一定距離。
預埋件安裝:對于下壓板與螺栓的安裝,先將螺栓和墊板組裝,調整好螺栓露出高度和直線度,公差控制在1mm。安裝下壓板從一端開始,依據圖紙確定位置,拉兩條基準線保證安裝精度,下壓板之間要預留一定間距,安裝公差水平和左右為23mm。安裝完畢后,用鋼筋將螺栓連接以增加拉拔力。充排氣管線若采用一次性澆筑,一般用PPR管,熱熔連接,管線從壩遠端到近端有傾斜度,要固定并加裝套管,套管破損需及時處理,管線之間要間隔,總管線入口處按要求布線并標記,接好后進行打壓試驗。若為預留管線槽的管線施工,同樣需注意管線傾斜度、固定、套管安裝等要求。
壩體安裝規范
氣囊安裝:氣囊安裝前需檢查其規格、型號和質量,確保無破損、漏氣等問題。安裝時要按照設計要求進行定位和固定,保證氣囊在充放氣過程中位置準確,不發生偏移。
盾板及錨固連接件安裝:盾板安裝要嚴格按照設計圖紙進行,確保盾板之間的連接緊密、牢固。錨固連接件的安裝要保證其與基礎和盾板的連接可靠,能夠承受壩體運行時的各種作用力。
盾板之間軟連接安裝:軟連接的安裝要保證其密封性和柔韌性,以實現盾板之間的止水和適應壩體變形的要求。安裝過程中要注意軟連接的安裝位置和固定方式,避免出現扭曲、折疊等現象。
限位皮帶安裝:限位皮帶的安裝位置要準確,其作用是限制氣囊和盾板的移動范圍,確保壩體在運行過程中的穩定性。安裝時要調整好皮帶的松緊度,既不能過緊影響壩體的正常運行,也不能過松失去限位作用。
擋水板安裝:擋水板的安裝要保證其與盾板和氣囊的連接緊密,防止漏水。同時,擋水板的高度和位置要符合設計要求,以滿足壩體的擋水功能。
電氣與控制系統安裝規范
控制柜安裝:將氣盾壩的控制柜安裝到指定位置,要求便于操作和維護。控制柜的安裝要牢固,接地要可靠,以確保電氣安全。
傳感器安裝:安裝各類傳感器,如壓力傳感器、水位傳感器等,用于監測氣盾壩的運行狀態和各項參數。傳感器的安裝位置要準確,安裝方式要符合其技術要求,保證傳感器能夠準確、可靠地采集數據。
電纜連接:將控制柜、傳感器和其他設備之間的電纜進行連接,形成完整的控制系統。電纜的敷設要整齊、規范,避免交叉和干擾,同時要做好電纜的保護措施,防止電纜受到機械損傷和腐蝕。
安裝調試規范
充氣試驗:氣盾壩安裝完畢后,要進行充氣試驗。通過充氣試驗檢查氣囊、充排氣管線、閥門等部件的密封性和運行情況,同時檢驗壩體的整體穩定性和擋水效果。充氣過程中要緩慢升壓,按照設計要求的壓力值進行充氣,并觀察壩體的變形情況,如有異常及時停止充氣并進行檢查和處理。
技術操作培訓:在氣盾壩投入運行前,要對相關操作人員進行技術操作培訓。培訓內容包括氣盾壩的工作原理、操作方法、維護保養要求、安全注意事項等,使操作人員熟悉氣盾壩的運行管理,能夠正確操作和維護設備,確保氣盾壩的安全、穩定運行。
施工安全與質量控制規范
施工安全管理:制定安全操作規程,明確各項施工操作的安全規范,落實安全生產責任制,定期開展安全培訓,為員工配備合格的個人防護用品,并制定強制佩戴規定。同時,建立隱患排查機制,定期對施工現場、設備、設施等進行全面檢查,制定應急預案并進行演練。
施工質量控制:基礎處理時,要控制基礎平整度、強度和沉降,確保符合設計要求。壩體組裝要保證組裝精度,對焊接部位進行嚴格檢查,確保焊縫質量。充氣系統安裝要調試充氣設備,設置安全閥,保證充氣管道連接緊密無泄漏。控制系統安裝要合理規劃控制線路,選擇合適的控制元件,并對整個控制系統進行調試,確保運行平穩。